新闻中心

31省份GDP出炉 最健康GDP头衔花落谁家? ------上半年,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有3大亮点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5-08-31 * 浏览 : 650

 

 

31省份GDP出炉 最健康GDP头衔花落谁家? 
    -------上半年,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有3大亮点
 
 
     近日,全国各省市陆续公布2015上半年GDP“成绩单”,其中25省跑赢全国7%的增速。重庆、贵州、天津增速位列前三,最高增速11%;而黑龙江、山西、辽宁等省份增速较低。江苏省GDP排名全国第二。
何为健康GDP
人民论坛测评中心构建了以增长和稳定两个要素为核心指标的GDP健康度指数模型,并应用我国各省市2014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长水平(同比)、增长波动状况两方面的相关数据,对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GDP健康度进行了测算和评价,计算了各省市GDP健康度的得分。测评结果显示,31个省市GDP健康度(2015)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广西、山东、海南、天津、江西、广东、四川、陕西、云南、宁夏、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青海、湖南、西藏、上海、吉林、河南、辽宁、北京、新疆、重庆、贵州、山西、河北、内蒙古、甘肃、黑龙江。
中西部GDP普遍提速
测评结果显示,GDP健康度排名前10位的省市中,中部占1个席位:江西,GDP健康度位列第5;西部占5个席位:广西、四川、陕西、云南、宁夏,GDP健康度分列第1、7、8、9、10位。其中,广西自治区的GDP健康度,无论是得分,还是排名,都表现得最为抢眼。
上半年,西部12个省份除内蒙古外,GDP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值7%。重庆、贵州、西藏3个西部省份分列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名。中部6省则有4个省份经济增速跻身前十名,分别是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河南也以7.8%的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增速,仅山西例外,增速为2.7%。
长期关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专家认为,近年来,广西自治区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基础上,积极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调结构、强产业、促升级,深化改革破障碍,扩大开放聚合力,“双核驱动”强引擎,保障民生补短板。这一系列的举措,为广西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三省GDP排名垫底
东北三省增速排名倒数。其中,辽宁上半年GDP增速为2.6%,排名垫底;黑龙江上半年GDP增速为5.1%,排名倒数第三;吉林上半年GDP增速为6.1%,排名倒数第四。这也凸显出当前东北经济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不过,东北三省经济正出现缓中趋稳的趋势。数据显示,与一季度增速相比,黑龙江、辽宁、吉林上半年GDP增速均出现回升,分别回升了0.3、0.7、0.3个百分点。
对于东北经济,国家发改委日前专门在其官网发表分析文章指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从短期看,要确保民生就业不出问题,同时在力避加剧产能过剩的前提下,促投资、稳增长,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民生等短板领域的投资;从中长期看,要增强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靠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靠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升级。
江苏省GDP排名全国第二
从GDP总量来看,江苏排名第二,为33926.90亿元,和广东省成为了全国仅有的两个“3万亿俱乐部”成员。上半年中江苏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5%,较一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上半年,江苏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
审视这份答卷,“增速回升”成为描述江苏经济指标最重要的关键词。和一季度相比,除了GDP,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均回升了0.1个百分点;消费同比增长9.9%,回升0.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回升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回升0.1个百分点。即使是增速仍然为负的,降幅也普遍收窄,如,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3.9%,降幅比1-5月收窄0.7个百分点。作为稳增长的“关键先生”,投资同比增长10.9%,增速虽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但与1—5月持平,改变了连续两个月的回落势头。
上半年,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有3大亮点:
其一,全省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达48.3%,超过第二产业比重0.6个百分点。其二,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在众多行业和领域孕育形成,增长动力“新换旧”显现成效,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集聚。其三,“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经济和民生的新引擎。上半年,全省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7.8%;无店铺商贸主体实现零售额增长29.1%,高于有店铺零售额23.2个百分点;限上批零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55.6%。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三期叠加”的背景,GDP的健康度,将更主要地体现在经济的增长和稳定两个方面,即不仅要实现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而且要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避免在增长的过程中出现大幅的上下波动。自“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发展战略之后,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在转型的过程中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一直都受到各级各地,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为衡量转型驾驭能力,以至衡量国家、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里已调用系统的信息评论模块,无需修改!
这里已调用系统的评论列表模块,无需修改!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