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必须先提振信心,再推动改革

中国经济,必须先提振信心,再推动改革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9-09-25 * 浏览 : 40
                     
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与此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明显变化,如果说经济发展的周期决定了有高峰也有低谷,那么可以说,2018中国处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危机。
好在临近2018年年底时,中央一系列密集表态,民营企业吃了“定心丸”。目前来看,经济政策方面的底已经被托住,但是,信心的底似乎还没有被完全托住。所以,当务之急是帮助全社会提振信心。
    帮助民企渡过危机是提振信心的关键
    今天我们面临的,主要是信心问题。经济发展很大程度是靠预期推动的,如果大家一致看好,信心提振,经济会向好发展。但如果大家一致对未来没有信心,推动改革必然更加艰难。
     2018年上半年起,政府继续出台了一系列降杠杆的措施。这些政策的初衷是让国企的杠杆降下来,让地方政府的负债率降下来,为此,银行停止了一切表外业务非标业务。但令大家没想到的是,此举却间接波及到了民营企业,在经济整体面临下行压力的时期,融资信贷源头受到限制,民企的资金来源突然被切断,一些进行了股权质押的民营上市公司面临爆仓、被清盘的危险。
    加之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之间出现了一些摩擦,中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给人们造成了不好的心理影响,因此,一时间,民营企业何去何从,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话题。
      “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201810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时,高度清晰地为民营企业的未来“定调”,这是一个月来,总书记连续三次给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油鼓劲。
接下来,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相关部委领导密集表态,并且陆续出台了相关保障政策,民营企业的焦虑得到安抚、信心得到提振,“民营企业退场论”不攻自破。
    为什么要特别重视民企的问题?在民营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越来越高的今天,民企这一环如果出现了问题,会在整个社会的经济循环中产生影响,贷款还不上,产品买不起,失业人数增加,最终甚至会牵连国企和整个国民经济形势。
    好在中央已经察觉这一问题,高层为此频频发声。特别是习总书记给民营企业家回信,再一次强调了党对民营经济的态度没有改变,我们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改变。这也给我们的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利好和信心,刘鹤副总理也带着“一行三会”公开发出声音,强调民营经济离场论是完全错误的!
    可以说,2018年下半年,政策上可能出现的风险已经平息,也就是说经济政策的底已经托住了,但是,人们心理的底是否也被住了呢?改革开放40年来过往的几次考验告诉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提振信心,而帮助民营企业度过危机是提振信心的关键之一。
    建立有利于民企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支持民企,就要建立起有利于民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首先,应当淡化所有制分割标准。在民营企业贡献已经占主要比例的今天,混合制经济已经是普遍现象。实际上,只要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无论谁来管理这个企业,仍然是中国的企业。
    其次,要提速利率市场化改革。民营企业现在缺的是流动资金。国有银行不愿意给民营企业贷款,可能只是表面现象,实质是银行缺少与民营企业风险相抗衡的手段。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允许银行对贷款企业的风险进行灵活定价,目前只允许企业贷款利率上下浮动50%的做法可以调整。在我国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政策部门有必要对此做出积极改变。
    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远高于正规的银行利息,多出的部分都被中间环节挣去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允许银行进一步利率市场化,让收益更多归于银行,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给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第三,应该鼓励地方债市、股市发展。
    影子银行、直接金融的作用不可忽视。过去一段时间,P2P出现了跑路的现象,对这个行业进行整顿,加强监管是必要的,但也不宜一棍子打死,让小微企业失去一个重要融资渠道。
    新的资管办法虽然不允许银行的理财业务直接投资非标产品,但允许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投资非标产品,相信各个银行正在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旦调整到位,理财资金将再度流入市场。
     2019年,中国还应该想办法进一步大力发挥股市的融资作用。 
    在2018115日的上海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将试点科创板。科创板试点的意义非常重大,预示着具有创新活力的民营企业将获得一个便捷和宽广的融资渠道。
    最后一点,若要为民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政策方面不能大起大落。
我们的经济政策不应该是运动式的,要讲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周期。随意下达行政命令,很多是不可能完成的,一旦完成不了,大家就会恐慌。其实,经济发展本身有自己规律性的东西,应该尊重规律,顺势而为,而不是用宏观政策来代替改革,最终导致改革在空转。
   改革开放40,三点经验值得借鉴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间点。站在这个节点上,怎么来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呢?以前我们经济学家会说一些更加实在的东西,比如在经济上做对了什么,改革上做对了什么。但是我
  想说的是,过去40年改革,在务虚的这个层面,我们做对了什么。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我们去总结,而且对今天是有意义的。
   首先是务实主义的态度。我们老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开放之初,所有人都不知道中国要改成什么样、应该改成什么样,于是邓小平决定,不要争论,先干起来再说。于是,中国首先在沿海地区搞起了经济特区。
   但是经济特区到底做什么,在成立之初,谁也说不清楚。1984,邓小平去南方视察时说,深圳特区能不能成功,我们还要走一走、看一看。这说明,当时大家心里都没底。
   很快,深圳成立了蛇口加工区,这才真正为改革开放撕开了一道口子、打开了一扇窗子。
凭着务实的态度,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这其实是改革能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
第二是我们成功地调动了地方积极性,大胆放手让地方自己干。深圳特区、安徽小岗村、广东第一批借着改革开放契机发展起来的民营家电企业等都是这样的例子。
    很多后来推广到全国的成功经验,都是地方试点先做起来的。地方当时为什么能做出来呢?就是因为被赋予了一定的自主权。
    今天,我们要特别警惕,一些地方的政府官员变成了上级的“提线木偶”,总是围绕着上级的指令做事。要保护地方干部、放开他们的手脚。要地方上允许试错。
    第三是要有公开的讨论,在讨论中形成改革的共识。明确改革的方向在哪儿,通过公开的讨论,就可以凝聚成共识,形成了共识,改革才能更顺利的推进。
    我们进行改革,顶层设计是重要的,但是公开的讨论也很重要。公开的讨论是个途径,因为通过公开的讨论,我们可以在社会上凝聚共识。
    公开的讨论还可以把一些不必要的杂音给压下去,不会让谣言和惊恐传播。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走过的路,我认为,未来510年改革的方向,一方面仍然是国有企业改革,另外一个是地方政府改革,或者说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改革。
    在这两方面,如果我们继续发挥之前的三点成功经验,首先允许大家去试,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就已经确定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大方向,那就应该放开手脚让地方去做。
    另一方面,还应该有更多的公众的参与,在全国全社会的层面形成共识,然后把我们的共识真正反映到改革的实践中去。
    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真正出现大问题。◎
(摘自《凤凰周刊》)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非标业务(非标产品、非标资产)也就是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