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 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

碧螺春茶 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8-07-12 * 浏览 : 659
碧螺春茶
                               ---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
                                                            
   “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的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驰名中外、其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中,可谓当之无愧。就连外国友人在品茶之余,也能诗性大发,写下“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见了江南明媚的春光”的赞誉之言。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睡起热沉香,小饮碧螺春碗”,“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在诗人眼里,品赏碧螺春如同追慕江南美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令人心旷神怡,横生许多妙趣;在诗人笔下,品味碧螺春好似饮下陈年的佳酿,那浓郁的茶香,甘醇的滋味让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碧螺春的种植环境
    碧螺春别名碧萝春、佛动心,是绿茶的一种,因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的产地洞庭山,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亦称东洞庭山,俗称东山,古称青母山。洞庭西山亦称西洞庭山,俗称西山,古称包山。东山如同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则是一个屹立在太湖中的岛屿,东、西二山都有碧螺峰,远远观望,东西洞庭山恰似浮在太湖上的两座碧螺。太湖的水面,空气极其湿润,雾气悠悠,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特征,质地疏松,适宜茶树生长。
    碧螺春的种植环境极为特殊,采用茶树与果树间种的方式,这让碧螺春茶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明人《茶解》一书曾言:“茶树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可见这种茶对周围环境,尤其对茶树周边的植物有严格要求。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典型的茶、果间种区。茶树与桃、李、橘、柿、梅、石榴、白果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和果树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起到了茶吸果香、花窨茶味的奇妙效果,由此形成了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独特品质。
   碧螺春的传说
  “碧螺春”这一雅致的茶名,起于何时,源于何因,众说纷纭。关于“碧螺春”茶名的由来,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洞庭西山曾住着一个名叫碧螺的美丽、勤劳的姑娘,生就一副圆润清亮的好嗓子。与碧螺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有一个名叫阿祥的正直、勇敢的青年渔民。碧螺优美清脆的歌声,时常萦绕在阿祥的耳旁,天长日久,阿祥对碧螺有了倾慕之情,但苦于无缘相识。突然有一天,一条恶龙盘踞湖山,恶龙为非作歹,并扬言要抢走碧螺当自己的“太湖夫人”。阿祥闻讯义愤填膺,为保护乡亲和碧螺的安全,孤身与恶龙大战七天七夜,最终恶龙被斩除,但阿祥身负重伤。为救阿祥性命,碧螺上山采茶,口衔茶芽,泡制成翠绿清香的茶汤给阿祥饮尝。在碧螺的精心料理下,阿祥逐渐恢复了健康,但碧螺却因为天天衔茶,丧失了元气,最后憔悴而亡。悲痛万分的阿祥和乡亲将碧螺埋葬于洞庭山茶树之下,用来告慰碧螺的芳魂,这棵奇异的茶树由此被称为“碧螺春”。
   碧螺春的历史
   从现有材料可知,“碧螺春”在民间最早被称作“洞庭茶”,也叫“吓煞人香”,唐宋时期即负盛名,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人陆羽《茶经》曾记载:“苏州长洲县生洞庭山,与金州、薪州、梁州同”,将洞庭山列为茶叶重要产地之一。宋人《太平寰宇记》有言:“苏州长洲县洞庭山……山出美茶,岁为入贡。”可见至少在宋代,苏州洞庭山所出产的茶叶就已经是入贡的上品茶了。
   关于“碧螺春”之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其名始于明代,系明朝宰相王鳌所题,且《随见录》中,“洞庭山有茶,微似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之词亦能说明其名始于明代。
   另一种流传更广的说法是,“碧螺春”之名为康熙皇帝南巡驾幸太湖时御笔亲题。据清代王应奎《柳南续笔》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忽发异香,采茶者争呼‘吓杀人香’。 ‘吓杀人香’者,吴中方言也,因遂以名是茶云。自是以后,每值采茶,土人男女长幼,务必沐浴更衣,尽室而往。贮不用筐,悉置怀间。……康熙己卯,车架南巡,幸太湖。巡抚宋(荤)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大吏,岁必采办。”
   碧螺春的采摘及冲泡特点
   “碧螺春”的采摘具有三个特点:一为摘得早,二为采得嫩,三为拣得净。“碧螺春”的采摘时间一般为春分到谷雨这段时间,其中春分至清明期间的茶品最好。通常来讲,芽叶初展的时候就要采摘,“碧螺春”茶叶的采摘功夫非同一般,据说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就需要采6.8~7.4万颗芽头。采回的芽叶要精挑细选,保持匀整一致,而且要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能炒隔夜茶。
民国人王孝煌《一澄研斋笔记》一书,曾对碧螺春的冲泡方法及功效作了如下记述:“考此茶,炼极嫩芽焙火,质细而味醇。先贮沸水,以上下之,即沉底。多食克化,甚有助胃力,新茶愈香烈。”冲泡碧螺春一般用80℃左右的开水,先取碧螺春茶叶放入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等茶叶舒展开,再将茶杯斟满水。一般来说,当碧螺春投入到杯中以后,茶叶即沉底,达到“白云翻滚,雪花飞舞”的效果,产生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奇观。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观之赏心悦目,闻之香气清雅。
   碧螺春的保健功效
   作为绿茶的代表产品,碧螺春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饮碧螺春可以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具有利尿、强心解痉,抑制癌细胞,抑制动脉硬化,抗菌、抑菌,减肥等作用。为了品尝到醇正的碧螺春,需要对碧螺春有一定的辨别真伪的能力。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自然,加色素的碧螺春颜色发黑、发青、发绿、发暗。未经着色的碧螺春,茶叶上会满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绒毛;若是着色的茶叶,它的绒毛也是绿色的。碧螺春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汤色,看上去会比较清澈柔和、青黄明亮,而加色素的茶汤,看上去会和陈茶的颜色一样。
   碧螺春的茶艺
    此外,碧螺春的茶艺也极具文化内涵,整套茶艺共分十二道程序,包括焚香通灵(点香)、仙子沐浴(涤器)、玉壶含烟(晾水)、碧螺亮相(赏茶)、雨涨秋池(注水)、飞雪沉江(投茶)、春染碧水(观色)、绿云飘香(闻香)、初尝玉液(品茶)、再啜琼浆(再品)、三品醍醐(三品)、神游三山(回味)等。品碧螺春茶也很有特色,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则翠绿、芬芳、味醇;三酌则碧清、香郁、回甘。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