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子坟:南通人抗倭抗日的见证

倭子坟:南通人抗倭抗日的见证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6-10-13 * 浏览 : 765
倭子坟:南通人抗倭抗日的见证
    1937年8月17日,日军派飞机对南通展开了持续近一周的狂轰滥炸。美国基督教会医院、中小学校、纺织厂以及居民区等非军事设施,都成为轰炸的主要目标,一周下来,伤亡惨重。这场故意针对医院、学校和民居的空袭让很多人感到无法理解,日本人为什么会在南通展开疯狂报复式的袭击呢?后来,人们揭开了日寇这场血腥轰炸背后的原因:南通狼山脚下有座让不少日本人感到耻辱的倭子坟——456年前抗倭英雄曹顶将来犯的500倭寇尸体埋在此地,以纪念抗倭胜利并警示来犯之敌。轰炸,就是为了抹煞和报复这一耻辱。
    民族英雄曹顶
    曹顶(1514-1557),南通人。明代著名抗倭英雄。带领南通官兵数次击退倭寇,杀敌无数。1557年,曹顶在一次抗倭战斗中牺牲,年仅44岁。后人修建曹顶祠和墓,纪念他抗倭的英雄事迹。
    狼山附近倭子坟,埋着500来犯倭寇尸体,就是曹顶抗倭之见证。
    南通的倭子坟在哪里,是什么样?最近,扬子晚报记者跟随南通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来到了南通城山路兆丰嘉园段,寻找传说中的倭子坟。在南通抗倭英雄曹顶祠不远处,记者看到了一座高约10米的石驳,上面镌刻着“倭子坟”三个大字。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附近的老百姓告诉记者,史传明代,500个倭寇从南通登陆进犯我国,抗倭英雄曹顶带领将士齐心合力快剿杀了侵略倭寇,并将他们埋葬此处,取名倭子坟,以警示想要侵犯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
    为了印证当地居民们的说法,记者找到南通市档案馆文史专家朱江寻求答案。朱江告诉记者:“虽然不能确定倭子坟是不是曹顶所建,但根据史料记载可以肯定,这里面埋着的是倭寇。建坟的目的是为了警告敌人。”
    根据2000年12月出版的《南通市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三年四月至三十八年(1554-1559),倭寇频繁登岸侵扰,包围通州城,进犯如皋、海安、海门等地,通州军民为保卫家园,与倭寇浴血奋战。”朱江介绍,这阶段南通抗倭的主要将领,就是曹顶。
    400年过去了,时光由明清,转眼到了民国。南通地区不仅由一个个小渔村发展成为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海岸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倭子坟并没有因此失去意义。
    倭子坟的故事,不仅在南通家喻户晓,甚至传播国外。然而,这座坟却被不少日本人当做耻辱的象征,400年来,倭子坟犹如一根刺,一直让他们耿耿于怀。1932年1月出版的《生活》杂志,其中《南通倭子坟与曹顶像》写到:“日人亦甚注及南通县中之倭子坟,心欲毁去,方得甘心。”南通在近代迅速崛起之后,引来众多人士前往考察,其中不少是日本人。他们来到倭子坟,并试图用各种手段买下这座坟,扬言要改建成日本武士殉难的纪念祠,遭到了南通各界人士的反对。
    民国实业家张謇看到日本人的嚣张气焰,雇人在倭子坟附近修建了一座抗倭英雄曹顶的祠堂,宣传曹顶抗倭的英雄事迹。这段历史,张謇先生的儿子张孝若在《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中曾回忆道:“我父看到日本人的无理横蛮,要想激起中国人的爱国心理,就在倭子坟上立了一个京观亭,又塑了一个曹顶的像,提着刀,骑着马,好不威风凛凛;还将曹顶的祠堂修好,办了一所小学校。后来有游历的日本人来南通,看了这许多地方,就和我父商量改掉,被严词拒绝。”
    至抗战时期,日本人毁坟愿望变成了报复式的屠杀行为。1937年8月,日本针对南通的医院、学校和居民区实施了狂轰滥炸,许多无辜百姓失去了生命。
    来自美国的传教士威尔逊此时驻守在南京,听到基督医院被炸的消息后,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我,日本人这样做是故意的,南通有一座日本人的坟墓,以前,日本人侵略中国被打败,胜利者割下了日本死者的耳朵埋在那里。有日本人发电报向东京报告了这件事,他们要复仇。”
    抗战时期,报刊杂志经常用倭子坟来激励战士奋勇杀敌,有爱国心的教师将曹顶的事迹和倭子坟的故事编入乡土故事,在学生中传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田地质学家、煤岩学家韩德馨(1918-2009)出生于南通的如皋,1992年他在《回忆如师初中往事》一文中写道:“记得某次周会,老师给大家讲张謇先生的轶事。有一次日本军舰来到南通江面,舰长登陆访问,一见到倭子坟,很为扫兴,提出铲平倭子坟。张謇严正拒绝了日本舰长的要求,对方自知理亏,悻悻而去。”老师们用鲜明生动的乡土故事,在学生心中播洒爱国的种子。
    如今南通,倭子坟的故事依然流传在南通的大街小巷。每逢初一、十五,居民们便自发前往倭子坟附近的曹顶祠堂,烧香祭拜,大人们用口耳相传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着明代曹顶抗击倭寇的英雄事迹。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