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该怎样从山寨走向创新?

中国制造该怎样从山寨走向创新?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6-09-05 * 浏览 : 593
中国制造该怎样从山寨走向创新?
 
    曾几何时,“MadeinChina”一度是山寨的代名词。简单劣质的模仿、没有知识产权与同质化竞争,构成了中国制造的独特形象。在国际上,每每提到中国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质次价廉、假冒伪劣。但在近年,随着华为、小米等一干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这些刻板印象也在逐步改观,中国制造大有从山寨走向创新的迹象。
    中国制造从山寨走向创新,深圳可谓是一个缩影。2006年时,深圳还是一个山寨之都。这一年,深圳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超过人民币6000亿元,首次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一。其中,仅山寨手机厂商便多达4000多家,更不用说多如牛毛的做MP3、MP4这类小型电子产品的公司。可过了不到10年,深圳的制造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4年年初,《经济学人》在系列报道《寒武纪》中将深圳定位为全球硬件之都,理由是积蓄力量10年之久的深圳制造业在这一年终于爆发。过去两年,数百名创客在深圳制造了自己的智能手环、机械手臂,国际大牌如英特尔微软也不再对深圳中小厂商如临大敌,取而代之以合作共赢的方式,试图在深圳硬件生态圈抢得一席之地。
    为何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深圳就能取得如斯变化?对于中国其他城市,以及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的中国制造而言,深圳从山寨走向创新的经验,又能否像改革开放那样,为各方所学习借鉴?总结深圳制造业升级的经验,追根溯源,必须回归到“山寨”--这个为中国制造带来莫大争议的词上去。
    山寨、抄袭,这些听上去带有贬义的词,其实是跟随创新的一部分。作为后发经济体,在原始积累阶段采取跟随创新的策略,是自然不过的。上世纪初的美国、1960年代的日本,同样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山寨产品,一如当初的山寨之都深圳。客观地看待,山寨一时盛行的确不利于创新,企业都忙着挣快钱,愿意沉下心来做自主知识产权的寥寥无几,但也同时促成了产业分工的细化,为下一步创新提供了土壤。层出不穷的山寨产品,在深圳激发了一种灵活异常的生态系统,成就了供应链。以手机产业链为例,从下游的元器件商、主板集成商、方案商,再到模具、组装、贴牌,这种对劳动力持续不断的分工使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逐渐形成的产业布局被市场认可为最快的效率组合。
    对于硬件产业这样一个严格遵守摩尔定律的行业,创新的速度是制胜法宝。发达的供应链使得深圳的硬件创新速度有了坚实的保障。在深圳,一个项目从采购元器件、生产到品牌设计只要3个月左右就能完成,而在美国,这通常是收发和测试元器件的时间--美国市场上的元器件也多由深圳的加工厂制造。与此同时,产业链的精细化分工也让二次创业成为可能,因为专注于产业链上一个很小的环节,不需要很多资产。此外,产业在地理范围上的集聚,也为深圳的创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与资金供给。之于前者,华为、中兴、富士康等企业成为了培养硬件人才的黄埔军校;之于后者,创业创新的环境既已形成,资本如过江之鲫涌来。据悉,集中于深圳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PE)占到全国的1/3,数量超过8000家。
    有产业链,有人才,还有资本。创业创新链条上三种重要的资源汇聚,是深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互联网与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则为深圳的创新添加了一把柴薪。对于其它城市,以及同样需要从山寨走向创新的制造业而言,深圳所走过的“学习-模仿-创新”道路具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深圳,在体制机制的灵活性上,原本就对创新具有亲和力。其它城市在推动创业创新时,恐怕首先需要从体制机制的灵活性上着手,将人的主动能动性真正激发出来,才能盘活业已沉淀下来的产业链与资本。归根结底,在产业链、资本与人才这三要素中,创新的核心是人才,而不是其他。
    深圳从山寨走向创新并不是突变式的,而扎根于“山寨”时期沉淀下来的产业链,以及人才与资本的供给。深圳“学习-模仿-创新”道路可为其他地区借鉴,但对其他城市来讲,产业链和资本好找,灵活的体制机制与充足的人才供给可能才是真正瓶颈。

友情链接

更多